说明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的产生原因
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是一种稳态或暂态的能量积聚现象,其表现为在系统特定部位出现远高于额定电压的过电压。这种过电压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构成严重威胁。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系统中电感与电容元件参数的不利配合,在特定条件下形成了谐振回路。
一、根本原因:存在谐振回路
电力系统本身包含大量感性和容性元件。
1、电感元件(L):如变压器、电抗器、发电机的励磁电感。
2、电容元件(C):如输电线路的对地电容和相间电容、并联电容器组、高压设备的杂散电容。
这些元件通过系统连接,自然构成了多个潜在的LC振荡回路。例如,变压器的励磁电感与线路对地电容可以构成一个串联或并联回路。
二、直接原因:激发条件
1、外部激励源:
暂态冲击:系统操作是常见的激发源,如线路开关合闸或分闸、切除负荷等。这些操作会产生包含多种频率分量的暂态电压或电流。
谐波源:非线性负载(如电弧炉、整流设备)产生的谐波电流,也是一种持续的激励源。
2、谐振条件:
当外部激励源中包含的频率分量,与系统中某一LC回路的固有自振频率相等或接近时,即满足电气谐振条件。
三、谐振过电压的主要类型及具体成因
1、线性谐振过电压
成因:发生在由恒定参数的线性电感(如线路电抗器、变压器漏感)和线性电容(如线路对地电容)构成的回路中。
特点:只要系统自振频率与电源的谐波频率匹配,就会在稳态运行时发生。其过电压幅值较高,且可持续存在。
2、铁磁谐振过电压(非线性谐振)
成因:这是中最常见和危险的一种。回路中的电感是含铁芯的非线性电感(如变压器的励磁电感)。铁芯电感的值会随磁饱和程度而剧烈变化。
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的产生,是一个由系统结构和外部激励共同决定的动态过程。其核心机制是:当外部激励的频率与系统固有振荡频率匹配时,回路阻抗发生极端变化(趋于零或无穷大),导致有限的激励能量在电感和电容之间反复交换并被放大,最终表现为危险的过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