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原因
电网理想运行状态下,三相电压应幅值相等、相位互差120度。但在实际运行中,三相电压不平衡是常见的电能质量问题。其定义为三相电压在幅值上不相等或相位差不是120度的现象。电压不平衡会导致电机额外发热、变压器容量利用率下降、线损增加,并可能引发保护装置误动。
导致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负荷侧原因
1、不对称负荷的接入
大容量单相负荷: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例如,电气化铁路的单相牵引负荷、大型电焊机、单相电炉等大功率设备接入三相系统的一相或两相,会导致该相电流远大于其他相,从而在系统阻抗上产生不相等的电压降,引发电压不平衡。
2、负荷分配不均
即使在主要由三相负荷和众多单相负荷组成的低压配电网(如居民区、商业区)中,若未能将单相负荷(如家庭用电)相对平均地分配到A、B、C三相上,就会导致三相电流差异显著。
3、不对称运行故障
系统中出现单相或两相断线(非全相运行)故障时,会造成严重的三相电压不平衡。
二、系统侧原因
系统侧元件本身的不对称也会导致电压不平衡,通常在空载或轻载时更为明显。
1、输电线路参数不对称
由于架设方式、换位不充分或线路老化程度不同,三相输电线路的对地电容和相间互感可能存在差异。这种线路参数的不对称会导致即使在三相电流平衡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不平衡的三相电压。
2、不对称系统故障
单相接地故障是导致系统侧严重电压不平衡的典型原因。当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相电压显著降低,非故障相电压升高,造成严重的电压不平衡。
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源于负荷侧的不对称用电和系统侧元件本身的不对称性。其中,大容量单相负荷的集中接入和低压配电系统中单相负荷分配不均是导致日常电压不平衡最为普遍的因素。而系统侧原因(如线路不对称、故障)通常在特定条件下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