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阳节的不同叫法都有什么含义
重阳节,为每年九月初九,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时期,普及于西汉时期,鼎盛于唐代以后。重阳节又被称为祭祖节、登高节、敬老节。那这些不同的叫法,分别有什么含义呢?
1、重阳节
重阳节之名,取自于《易经》。在《易经》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而九月初九是两阳相重,因此叫做重阳节。
2、祭祖节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七月半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如今在岭南一带,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依然流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都会举行祭祖活动。
3、登高节
在古代,重阳节就有登高望远的风俗,因此重阳节又被成为等高阶。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与阳春三月的春游“踏青”相对应。
4、敬老节
201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每年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因此重阳节又被叫做敬老节。在民俗观念中,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中,重阳节经历了丰富的节庆活动。如今设宴敬老、登高赏秋等节日活动,已经成为重阳节日活动重要主题。重阳节到了,库克库伯电气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